才可以运走?对于巨型货轮而言,上千个冷柜集装团还不够塞牙缝,可跑近距离航线的,可不会用那种大排水量的货轮,只会用中小型的货轮,这样一来,一次出口大量的鱼获,都得发好几艘的货轮呢。”
“所以…货运码头,与渔港码头结合在一起,其实就有一定的保障了,加之咱们隔壁的县级市服务业发达,单就是咱们市,这个货运码头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就更别说未来渔业方面的出口,绝对不仅仅是一家,在这边上鱼再装箱,然后拉到隔壁的货运码头去装船,再出口到其他国家去,这条路是行得通的。”
卫宏知道这一项很不起眼,可如果列出一系列的数据,绝对很有说服力,就因为国内的渔业正在悄然的大发展,悄无声息的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
也是得益于国内的造船业快速崛起,现在很多靠海吃海的,都建造更大的渔船,出海捕获自然也就更多,捕到大量的鱼,要是可以换成外汇,谁不喜欢呢?
赚自己人的钱是赚,可绝对没有赚别人的钱更爽,出口肯定有更大的利益,要是国外的鱼价比国内的低,就卖国内好了,只出口国外鱼价很快的鱼,这就已经足够。
就拿小岛国来说。
小岛国的市场,占据百分之十七是国内出口的鱼。
很恐怖的一个数字,也没有人注意到,毕竟小岛国公认的渔业发达,可偏偏在小岛国市场上的很多鱼,竟然是来自于国内出口过去的,当然了,国内也有很多小岛国进口的鱼,只不过现在什么情况大家也清楚,现在小岛国的水产基本上已经没有办法进入国内市场了。
这些都是次要,重要的是,如果将渔港码头与货运码头两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那么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哪怕对于一个大型货运码头的集装箱吞吐量而言,这点量不算什么,可就是这点量,在发展的前期是很关键的。
毕竟,他们现在谈的是估值的问题。
加上这个。
估值高一点很正常不是吗?
“就咬死300亿了。”
卫德龙本来就做过生意,很清楚将鱼获出口与整个码头项目牢牢的绑定在一起,会让整个码头项目的高估值更加合理,更有说服力:“就按照这个节奏来谈吧,其他的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