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一拉一扯,将网抛入海里。
然后两艘渔船开始拖行就可以。
像这种双船拖网,是需要两艘船配合的。
更重要的还是,不能将整张拖网拉直,是需要将拖网坠向两艘渔船的后方,坠向后方让拖网变成有点像是一个口袋,只留一个口头让鱼钻进去,才达到捕鱼的结果。
就是一张长方形的拖网,不这么做,就算是鱼群撞网,最终又能捕到多少呢?
之前的时候,也利用卫19来配合,下过双船拖网,只是卫19终究不是专职的渔船,可以做一些辅助的工作不假,却不够专业,远远没有现在卫20好使,也没有卫20这么便捷。
因为有下过双船拖网,大多数船员经历过,是有经验的,可以省许多事情。
只是还不够,因为环境,还有其他因素,是跟以往有很大的不同。
在超近海的海域里,需要注意深度,要是拖网下太深的话,那可就麻烦了,一拖行起来,就会变成挂底拖网,绝对会很要命,而要是下太浅的话,搞不定这个鱼群就有不少的鱼从网底钻过去,没有拖到,收获也就可想而知。
那么控制拖网的深度就很重要了,而是双船拖网,单方面的控制绝对不行,必须是双向,也就是两艘渔船都要进行调整,才可以控制好拖网的深度。
其次则是这一次碰到的是斑猪鱼,个头比较小,让拖网坠向渔船的后方,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太远了不行,太近了也不行,总需要考虑到拖网别缠到渔船的螺旋桨。
这又是一大技术活,一个没搞好,后果很严重。
“角度大了…”
卫宏一边操控着卫18,也时刻关注着卫20的情况,发现角度有些大:“回正角度,大概往前走个三分钟,再调整到87度就好,相当于调整3度!”
“明白。”
卫顺有一些不好意思,他刚才确实加大了角色,调大了8度,还保持了好一会,才会偏离有些大:“已经回正,只是…鱼群有在朝内海的方向游,就…”
调大角度并不是没有原因,他是个人,不是提线木偶,在有探鱼设备,可以看到鱼群情况的时候,如今又下了双船拖网,自然是希望可以将拖网尽可能的罩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