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着极高的航速。
没有发现鱼群,就高航速,一旦发现鱼群,才会进行调整,是调整航向,还是降速,取决于发现的鱼群在何处。
印度洋的渔业丰富又发达。
可也不是整个印度洋海域里都是鱼群。
鱼群肯定不少,只是一些鱼群规模,还达不到他们船队下网的标准,说白了就是鱼群太小,没有必要下网浪费那个时间。
保持高航速足足航行了四十三分钟。
“卫20呼叫,卫20呼叫…”
卫胜显得有一些急促,也是因为他有大发现:“在我船右侧135度的方向,发现一个大鱼群,是的,现在已经可以确定为大型鱼群,只是鱼群并没有全部笼罩,极有可能是一个特大型,乃至超级大型的鱼群,探鱼设备覆盖范围有限。”
“卫18收到。”
卫宏马上给予回复,因为是出现在卫20的右侧,而且角度偏向比较大,并不在他这边的覆盖范围之内,他无法得知鱼群的情况,却是第一时间大角度调整卫18的航向:“右舵140度,我船切过去。”
“明白,我船保持直行10分钟,再调整至右舵130度。”
卫胜也是一名老船长,结合卫18的调整角度,他这边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怎么调整要有独立的判断,他选择是将卫20开出去远一点,再调整,探测整个鱼群的同时,也是要赶到鱼群的前头去,由他来担任主力,也有他的一些想法:“最好是放出无人驾驶声呐探测器,这样对鱼群的情况能够掌握更清楚一点。”
“胜叔,你来决定。”
卫宏不会拦着,由卫20来担任主力,怎么决定可以自主做决定,而且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主要还是他的距离有些远,要是他发现鱼群,通过实时渔讯可以看清楚鱼群的情况,根本就无需用到无人驾驶声呐探测器,没看到卫18上的无人驾驶声呐探测器都不怎么使用么?原因是实时渔讯在发挥巨大作用。
现在追逐鱼群方位,卫18还需要一定时间呢。
卫胜这位现在的卫20船长,可没有实时渔讯,那么动用无人驾驶声呐探测器就是最佳选择。
极有可能是特大型,乃至超级大型的鱼群,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