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方法。\"
\"哪里。\"沈若兰谦虚地说,\"我就是觉得,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循序渐进。比如我给清韵念诗,就是从最简单的开始,慢慢增加难度。\"
\"对,就是这个理。\"老太太说,\"教育要讲究方法。你看清韵现在才三个月,就能这么专注地听你念诗,这说明你的方法对。\"
周夫人也点头:\"确实。我听说有些人恨不得一出生就让孩子学这学那,结果适得其反。\"
沈若兰起身给几位长辈添茶:\"我是想着,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清韵既然对诗词感兴趣,我就从这里入手。等她大些,再慢慢接触其他的。\"
\"这话说得好。\"老太太赞许道,\"教育不是填鸭,而是要因材施教。\"
正说着,清韵醒了。她睁开那双大眼睛,看到屋里这么多人,非但不哭,反而咯咯笑起来。
\"这孩子。\"周夫人笑道,\"这么小就这么有灵气。\"
老太太走到摇篮边,逗着清韵:\"来,让太太看看你的"才女痣"。\"她轻轻抚摸着清韵眉心的朱砂痣,\"果然是天生的才女胎记。\"
沈若兰在一旁看着,心中充满希望。她知道,有了这些长辈的支持,清韵的将来一定会很精彩。
送走客人后,沈若兰坐在绣架前,开始绣一幅新的图样。这次她选择绣的是一幅《群芳争艳图》,各色花卉争奇斗艳,但又和谐共处。
\"夫人又要绣花?\"张妈问。
\"是啊。\"沈若兰说,\"这是要送给清韵的。你看这些花,每一朵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放在一起却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这就是告诉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
张妈虽然不太懂这些道理,但还是连连点头。
晚上,沈若兰给清韵念完诗,正要休息,宋玉芙又来了。
\"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吗?\"沈若兰问。
宋玉芙坐下说:\"姐姐,我一直想问你一件事。你是怎么想到用这种方式教导清韵的?\"
沈若兰笑了:\"没什么特别的。我只是觉得,教育不能太着急。就像绣花一样,一针一线,慢慢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