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妈原本可以离开的,但她放不下这个家。尤其是看到大少爷娶了媳妇,生下沈若兰后,她更是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这个小生命身上。
\"这孩子,\"有一次,大奶奶感叹道,\"长得真像二姑。\"
确实,沈若兰从小就像极了二小姐。不仅容貌相似,就连那股子聪慧劲儿都一模一样。张妈看着她长大,就像看着二小姐重生一般。
五岁那年,沈若兰就显出过人的聪慧。她不但很快认全了村里常用的字,还会给张妈讲村里发生的趣事。每当这时,张妈都会想起二小姐教她认字的情景。
\"张妈,\"一天,小小的沈若兰问道,\"你为什么总是对我这么好?\"
张妈愣了一下,强忍着泪水说:\"因为你像极了一个人。\"
\"谁啊?\"
\"一个我永远忘不了的人。\"
十岁那年,沈若兰开始帮着家里干活。她不但会针线活,还会帮着算账。张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这么聪明的孩子,不该困在乡下。
终于,机会来了。王师傅来村里找绣娘,看中了沈若兰的手艺。张妈二话不说,把自己积攒的银子全都拿出来,让沈若兰去上海学艺。
\"张妈,\"临行前,沈若兰抱着她哭,\"我舍不得你。\"
张妈拍着她的背:\"好孩子,你要记住,在上海一定要当个有出息的人。\"
就这样,沈若兰去了上海。每个月,她都会写信回来,告诉张妈在绣庄的见闻。张妈虽然识字不多,但每封信都要看好几遍,生怕漏掉一个字。
三年后,张妈也来到了上海。她说是想见见世面,但沈若兰知道,这是张妈放心不下她。
\"张妈,\"有一次,沈若兰问道,\"你为什么不肯说你和我家的渊源?\"
张妈笑而不答。有些事,还是不说为好。她只希望,沈若兰能过得比二小姐好,能活得更精彩。
---
\"张妈?\"沈若兰的声音把张妈从回忆中拉回现实。
\"啊?\"张妈回过神来,发现衣裳已经改好了。
\"您又在想什么?\"沈若兰关切地问。
张妈摇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