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没说出一个字来。
“祖母,母亲她原也是为了我,还请祖母看在我的面子上,饶了母亲这一回。”元春很清楚,这些年自己在宫中的花销巨大,母亲拿了府里东西去卖,也是不得已。
贾母一听这话,心底叹息:元春这孩子,其实不大适合后宫的。
“娘娘这话说的,叫老身无地自容了。”贾母这才告诉元春,“不是老身要不要饶了二太太,而是二太太说了,要替娘娘和宝玉祈福,自愿每日在佛堂念经。荣国府也不是老身一人的,娘娘您说对吗?”
贾母本意是在告诉元春,荣国府可是有两房人,王夫人这么做,那么置大房于何地?
元春听了最后一句话,这才反应过来——大伯父,是了,她完全忘记了大伯父一家子了。
“都是府上没本事,如今府中入的少出的多,因此老身今儿来,也是要实实在在告诉娘娘,府上如今只能一年给娘娘一万银子。想来娘娘也能体恤府上难处的。”贾母在思考了很久,想着如今贾政在外任职、琏儿在做官,王子腾又在东南,那么一万两的体面还是能维持的,所以才拍板决定了这个数目。
元春听了又是难过又是无奈,一万两已经很多了,可对比以前,整整少了一万,元春如今要打点的人又不少,尤其是吴贵妃和瑞郡王妃那边。想到此处,元春也只能点了点头。
贾母继续说:“娘娘,还有一事,老身也觉得该和娘娘说说。怡郡王妃好歹是咱们府上出去的,就这次二太太的事情,她也没介怀以前种种,还是主动帮忙,否则,私卖御赐之物,轻则府里被发落,重则牵涉到娘娘。不管往日如何,她到底是你姑母的血脉,不然,如何会这般维护我们。娘娘要想法子,好好与怡郡王妃相处才是,未来的事情,谁都没有前后眼,哪里当真一下子就看清楚呢,义忠老千岁的例子就摆在那,娘娘可别一时钻了牛角尖。”
元春与吴贵妃走得近的事儿,贾母略知道一点,想着该提醒提醒。和吴贵妃、二皇子走得近不要紧,但不能丢了手里原来的人脉——黛玉身后是三皇子,这是不需要费力气,就能握在手里的。热灶要烧,冷灶也要养,不管将来如何,总有退步抽身之处。
元春听了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她想起上次自己和黛玉的不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