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当初听说因为作战方案,还跟怡郡王吵了一架,如今战事失利,瑞郡王却并未受罚,难不成陛下是真的不会惩罚吗?”
吴贵妃心底其实也是有担忧的,尤其是当兵部尚书张子麟都被罢官后,她很害怕陛下哪天想起来就会算这笔账。
“娘娘,你父亲这一次也是没法子,两个人之中,只怕仅仅能保住一个。若陛下答应了你父亲辞官,大约就不会再惩罚瑞郡王,若不然,只怕这个郡王的位置,都很可能保不住。”吴老太太将老伴儿的分析一一说给吴贵妃听。
“娘娘想一想,曾经的废太子事件,如今瑞郡王退一步,反而是好的。你父亲若是不辞官,瑞郡王就有一个吏部尚书的外祖父和一个户部尚书的岳祖父,陛下会放心吗?”老太太说的更加直白。
“可老三,不也有两个舅舅,现在他大舅舅都是兵部尚书了,二舅舅还在外领兵。”吴贵妃不甘心。
“所以你父亲才更要辞官,让三皇子出来出风头,天子正当盛年,出风头的那个,才容易被忌惮。”吴老太太心中也有不舍,京城住了这么多年,按照老伴的意思,只要天子答应他辞官,他们夫妻就要回老家去了。
吴贵妃终于沉默不语了,因为她知道,事情到了这一步,就该做出选择的时候了。
而目前看起来,父亲做出的选择是对的。
老太太见女儿神色黯然,只好说了一些劝解的话,其实还有很多话,对着女儿,老太太也不会说。
因为老伴儿说了一句——不能因为二皇子,赔上整个吴家。趁着天子还没有对吴家那么戒备的时候,赶紧抽身,否则就来不及了。
当年太子被废,先皇后一族几乎满门被斩。
吴家虽然不是什么名门望族,但全族上下也有上百口人,吴炳成自己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除了大儿子在京城,其余两个儿子,一个在永新州做同知,一个则压根儿没做官,就在老家,做个富户乡绅,管理照料家中的田地和铺子,捐些银子给当地,资助有资质的穷学子读书,吴家的名声养的很好。族里也有几个读书的苗子,一时的隐退并不算什么。
吴炳成想的是,回到老家去,虽富贵不如以前,但吴家至少能保住。这样一来,就算他日二皇子这儿出事,天子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