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更加坚定了要守护纺织厂的决心。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随着战争的持续,市场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时装订单几乎绝迹,而军需物资的订单要求又极为苛刻。
“我们必须做出改变。”我在纺织厂的会议上说道,“继续生产时装已经没有市场了,我们要转型生产军需物资。”
工人们面面相觑,有人提出疑问:“林小姐,我们一直做的是时装,生产军需物资我们没有经验啊。”
我看着大家,目光坚定:“没有经验我们可以学。现在是战争时期,国家需要我们的支持。而且,这也是纺织厂生存下去的机会。”
顾梓轩也站起身来:“大家放心,我会联系专业的人士来给大家培训。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度过这个难关。”
在顾梓轩的努力下,我们很快请来了几位有军需物资生产经验的师傅。他们开始对工人们进行培训,从原材料的选择到制作工艺的要求,都一一详细讲解。
然而,转型的过程并不顺利。军需物资对质量的要求极高,每一道工序都容不得半点差错。一开始,我们生产的物资合格率很低,这让我心急如焚。
“怎么回事?为什么合格率这么低?”我在生产车间里焦急地问道。
负责生产的老师傅无奈地说:“林小姐,我们已经尽力了,但这些设备都是以前做时装用的,生产军需物资有些力不从心。”
我看着那些陈旧的设备,心中明白问题所在。但购买新设备需要一大笔资金,而此时的纺织厂资金本就紧张,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梓轩,我们需要新设备,可资金从哪里来呢?”我满脸忧虑地对顾梓轩说。
顾梓轩沉思片刻后说:“我打算把我在顾家的一部分股份抵押出去,换取资金购买设备。”
我一惊:“不行,这太冒险了。如果纺织厂还是无法好转,你就会失去这些股份。”
顾梓轩握住我的手:“芳菲,现在是非常时期,为了纺织厂,为了能为国家出一份力,我愿意冒险。而且,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成功。”
看着他坚定的眼神,我心中满是感动与敬佩。在顾梓轩的努力下,我们终于凑齐了资金,购买了一批适合生产军需物资的新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