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四和长海,递给他俩一张纸,李老四一看,我擦!了不得!纸上写着几个部队单位,每个月让李老四他们供应这种罐头还有其他食品十吨。
李老四和长海后悔当时为啥不让老爷子多送几卡车货,别说大动脉上安水龙头就是安个水泵都愿意呀!这也太让人惊喜了。
老爷子回来,长海他们又该出发了,但是这回长海却犯了愁,原因就是,没海货往牙林送。
苏爷他们村供应他们食品厂都不够,别说给长海拿海货,拿海水都没有呀!
大队书记苏永富跟长海说“小海,反正你们也生产海产品,不如就从你们厂里拿呗,你也不用考虑我们,最难的时候都扛了过来,现在日子好过,还有你们食品厂给我们撑着,村里的日子好过多了”
苏爷也点头说是这么回事!以前他们给水产公司送货,挑三拣四不说,价格还压的贼低。而且还是签单,啥时候算账还说不定。
自从给他们食品厂送海货,该多少钱就是多少钱,月底结账,他们村里的海货远远不够,苏永富联系不少的捕鱼船收货,这一块他们还能赚不少。
相比较每年冬天往牙林送海货赚的钱,他们村也差不多,甚至随着食品厂的发展,他们赚的还能更多一些。
长海把想法跟李老四一说,李老四也赞同,以前是偷偷摸摸的利用造纸厂的便利条件投机倒把,现在咱们有厂子,有产品,还有手续,怕个啥?明目张胆的干!
回头销路打开,铁路也有关系,直接往哪面发货不就得啦。
长海挂电话给牙林的杨书记,杨书记也感兴趣,以前就是纯海产品,现在升级加工了,这要是送个礼,发个福利多有档次,再一个还可以走明账,省事多了。
二货三人组出发的时候,长海一共带了四吨货,这次就还用厂里的车皮,销路打开以后他和李老四商量就自己找铁路发货,省得别人说三道四,再拿这个做文章。
到了牙林,杨书记和孙叔看了货以后,为了自己多要点,争的面红耳赤,最后还是孙叔妥协,没办法,这可是林业局得老大,谁敢得罪起!
林业局留下三吨,孙叔一吨,长海要求孙叔最好挂靠一个单位,到时候走账方便。
这对孙叔来说小菜一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