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会让他们感到自惭形秽。
似乎自己连合格的技术工人都不如,只能看着大师傅操作而毫无发言权,就像这种感受。
实在太离奇了。
难怪蓬雷总是独自开展研究。
换了别人谁承受得住这种压力呢!
回到图纸本身,蓬雷的这张图清晰明了,即便是小孩子也能看得懂。
其中,整个装置被划分为四大块:主体部分、反应堆、履带以及蜘蛛底座。
除了不用盾钢制作的履带,剩余三大区域全部要蓬雷独立完成。
他们的工作只是将零散部件组装起来。
这时候,团队成员心中涌出了一种奇怪的感觉,自己仿佛从科学家变成了生产线上的工人,真正关键性的工作都不是自己负责的。
只需按照说明书进行拼装,压根儿摸不到核心技术边角。
然而,和真正的流水线工人不同,核心资料其实都已摊开在桌面,理论上大家可以学习。
但问题是,即便能看到核心内容,又能有什么帮助呢?
根本学不会呀!
这大概是世上最痛苦的事情之一,不是师傅隐藏技能不传授,而是师傅耐心指导后徒弟仍然听不明白。
对他们而言,这是最大的遗憾!
所有资料都摆在面前,无论是平面图还是立体模型,乃至实际样品都能参照,然而,无论如何努力,相关知识都无法变成自己的。
无论怎么使劲去学习都没效果,根本吸收不进去……尽管他们已经拼尽全力去学了。
所以。
对于整个飞升电磁炮项目。
科研团队唯一能自主搞定的部分。
就是动力履带这个环节了。
这是唯一不需要蓬雷亲自出手的地方。
但问题在于。
动力履带对他们来说。
简直是小儿科到了极点的部件。
说得直白一点。
直接从坦克上卸下一对履带。
就能用得上。
简直没有任何成就感。
即便如此。
薛教授和他的团队。
还是咬紧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