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马。
在片场自掏腰包打杂的王德胜,苦等五年后,终于等来了他的伯乐——那就是留学归国继承公司的慕大小姐。
就因为同年同月同日生的缘分,慕总一眼就相中了王德胜,二人连续商谈了三天三夜。
最后慕总以放弃家族年均上亿的稳定分红为代价,全面接管濒临破产退市的慕氏娱乐。
而片场打杂五年的王德胜,也一举成为公司二把手,统管所有艺人和影视歌曲等内容制作的艺术总监。”
“哦,这下我知道了,都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王总监发达了自然不会忘记你们这些借钱帮他共渡难关的人!”
朱娜娜自以为是地嚷道,都是一个公司的艺人,换谁上来谁不扶持自己的亲信?
更何况这些都是有恩于他的人,有恩不报,那不是成了忘恩负义之人?
“有这方面的因素,但也不全是。
慕氏娱乐亏损严重,慕总接手第一件事就是要扭亏为盈,防止公司倒闭破产。
短时间内增加营收希望不大,所以救活公司只有一条路:
那就是裁员降薪,压低影视歌曲的制作成本。
你们也知道,疫情前的影视剧制作成本相当疯狂,一部电影投资动辄几个亿,一集电视剧成本几百万打底,一个流量明星日薪都要两百多万!
八成经费都拿去给流量明星发工资了,哪里还有心思和经费拍摄电影?
日薪两百万的主角,有几个导演敢慢慢打磨她的演技?
早就找到症结所在的王德胜只能选择快刀斩乱麻,全面停止高额制作成本的影视项目,全面终止高片酬的明星合同,全面启用新人顶替老艺人出演。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我们这种培养了五年的练习生一下子就被推到了银幕前。
其中又以我们这些给胜哥放贷的十五个同岁的同窗为代表。”
“原来如此!是哪十五个同岁的人?”
朱娜娜点了点头,原来是临危受命,用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来形容实在是有点不妥。
不过自己不学无术,用错成语那是基本操作,没人会揪住这个不放。
“胜哥给我们取了个简易的外号,叫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