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玉华几句,玉华一生气回娘家了。
当时玉华怀着丰收,他一急就追了过来,手里没来得及买东西,就上门了。
那时小舅子小姨子还是没长大的孩子,一见他空手来了,直接朝他翻白眼,弄得他很是没脸,那之后再来丈母家再也不敢空手来。
赵锦舒看他表情,就知道他想起了什么,不过也是他小心眼,自己多心,稍稍想想就该明白,我姐在你家受了气,一气之下回了娘家,你来了,我们还能给你好脸色瞧?想也不可能。
不过,她也没解释,就让他误会去吧,本来你一个女婿去老丈人家,就不该空手,东西多少就不说了,你就是给孩子买包瓜子,那也是个心意。
她给两个孩子拿了橘子、糖果、绿豆糕,让他们拿着吃去,她则出去继续拔鸭毛。
杨明安放下东西,就出来了,他到处瞅了眼:“不是说四妹夫也来了,怎么没看到?”
余淑英就说:“他们去鱼塘看打鱼的去了,都在那里呢。”
杨明安坐不住了,带着两个孩子过去了。
母女三人坐着聊天。
赵玉华打量一眼妹妹:“我瞧着气色比以前好些了,也胖了些,瑾台会照顾人。”
赵锦舒就说:“我这是吃饱喝足,凡事不瞎想,情绪平和了,心宽自然体胖,和陆瑾台有啥关系?”
余淑英瞄她一眼,心说你这确实平和,平和的太彻底,她都不习惯了。
赵玉华笑起来:“听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你婆家人好相处吗?”
昨晚闺女女婿歇了后,余淑英去了锦城屋里,问了他一些京都的情况,听了小儿子话后,总得来说她还是满意的,不管婆家人如何,首先得自己立起来,闺女现在这样就挺好。
赵锦舒:“不管他们好不好相处,反正我们各过各的,互不干扰,我公公婆婆为人还不错。”
赵玉华可不信:“住一个院子,真能互不干扰?”
赵锦舒:“他们好声好语,我也好声好语。他们恶言相向,我自然也不会客气。中间争了几次嘴,他们都是要脸面的人,就是心里不满,也不敢太过闹腾,再说我一没占他们便宜,二没惹他们,想找事也得有立场。”
余淑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