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下拖网的网孔比较大。
并不是没有原因。
其实是卫宏有意识的在放跑特别小号的蛇鳗,尽管他从一开始并不知道遇到的是蛇鳗鱼群,可那长相可以判断出来大概的鱼类,无论是蛇鳗也好,还是鳗鱼,即便是黑鳗鱼也罢,都与蛇鳗差不多,成长的周期较长,同样也是幼年期的价格不高。
放跑一些幼年期,再捕多一些成年期的蛇鳗,就算是成年期小号的蛇鳗也放跑不少,那又如何呢?
结果也如预见中的那样,有不少幼年期的蛇鳗不假,可更多的还是成年期的蛇鳗,其中成年期小号的蛇鳗还不多,中号的也占比不多,最多的是成年期大号的蛇鳗。
也正是因为如此。
那一网蛇鳗两百多吨,才预估为超过8000万元,还是远远超过8000万元的那种,一个不好会达到8900万元也不是不可能。
假如遇到一些幼年期的鱼类同样值钱的话,那么3d功能更加清晰,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绝对会下最小网孔的渔网。
别怀疑。
有一些鱼幼年期比成年期更加值钱,并不是所有的鱼都是成年期才值钱的。
还有一些鱼,永远都长不大,像鳞虾,梅虾等等,就算是最大也就那么一丁点,要是在海里有发现,不知道长相无法判定大概是什么种类,从而下错网,极有可能一网捕空。
“这功能…”
卫宏还在继续检验升级后的实时渔讯功能,有了新的发现,就因为在码头以外的海域里,发现了一条鱼在游动,结果竟然标注出来一条蓝色的线,在蓝色线的边上显示出现一个数据:“18?代表着深度?”
放大画面,再去看其他的,果不其然。
就是深度,因为之前的测量工具已经消失了。
“自动测量深度,不对不对…”
卫宏可不敢说出口,全都是心理活动,还是为了保密的原因:“不仅仅是自动测量深度那么简单,还是实时自动测量深度,那么…”
下一刻!
显示有了新的变化。
因为他心念一转,实时渔讯的虚拟屏幕上就多出来一条线,显示为黄色。
一旁的数量标注为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