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阳光如丝缕般轻柔地洒在姑苏城,给这座古老的城市蒙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袁从英、狄景辉、乌质勒和彭宇四人,迎着清新的微风,来到了平江古巷。
踏入平江古巷,仿佛一脚迈进了时光的隧道。脚下的青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无比,那一道道深浅不一的纹理,宛如古老的皱纹,默默诉说着往昔的故事。道路蜿蜒曲折,似一条灵动的游龙,穿梭在粉墙黛瓦的民居之间。
彭宇走在前面,兴致勃勃地介绍道:“这平江路,可是姑苏城保存最为完好的古街区之一,历经千年岁月,依旧保留着水乡的原汁原味。自宋代起,这里便是热闹非凡的市井之地,见证了无数的繁华与变迁。”
乌质勒好奇地东张西望,眼中满是新奇:“与我们草原的广袤开阔不同,这里的一切都显得如此精巧细致,每一处角落都好像藏着故事。”
狄景辉微微点头,感慨道:“是啊,这粉墙黛瓦,飞檐翘角,无一不透露着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淡雅的水墨画中。”
沿着古巷缓缓前行,两旁的民居错落有致。有些人家的门口摆放着几盆娇艳的花卉,在晨光中绽放着生机;有的则晾晒着衣物,随风轻轻飘动,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偶尔能听到屋内传来的吴侬软语,那婉转的声调,如同悦耳的丝竹之音,为这古巷增添了几分温馨与惬意。
乌质勒忍不住问道:“彭兄,这平江路历经千年,为何能保存得如此完好呢?”
彭宇思索片刻,回答道:“这得益于姑苏城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传承。平江路的居民们,世世代代守护着这片家园,他们将传统的生活方式与建筑风格延续至今。而且,平江路依河而建,水路交通发达,为这里的繁荣提供了保障,也使得它在岁月的洗礼中得以留存。”
正说着,他们来到了一家传统手工艺品店前。店门半掩着,门上挂着一块古朴的匾额,上面写着“逸韵阁”三个大字。店内传来阵阵淡淡的檀香,让人闻之顿感神清气爽。
四人推门而入,店内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让人目不暇接。墙壁上挂着一幅幅精美的苏绣,丝线在光线下闪烁着柔和的光泽,绣品上的花鸟鱼虫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会从绣布上跃然而出。架子上摆放着各式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