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要上报纸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有闲心回家。
“赵干事,开始吧,等会我还得去参加排练。”李铁锤催促道。
摩挲着搪瓷缸子的小手微微颤了颤,赵书言醒悟过来,将搪瓷缸子放在桌子上。
稿纸摊在桌子上,她拿起钢笔,抬头看看李铁锤。
“李拖拉机手,内外翻交替耕法是你在什么情况下想出来的?”
李铁锤摸出一包烟在手里晃了晃:“介意吗?”
“随便。”赵书言觉得那包烟有点眼熟。
抽出一根烟,划着火柴点上。
嘶
呼
淡淡的抽了两口,李铁锤缓声道:“你是农机站的宣传员,应该理解农机站的艰难条件。
金秋九月农业生产忙,公社里获得了大丰收,拖拉机只有五台,柴油补给经常不到位。
社员兄弟在田地里急切盼着拖拉机手耕地,拖拉机手们就算是昼夜不停,也没有办法完成耕种任务。
俺从生产劳动中想到了一个办法”
哗啦,哗啦笔尖在稿纸上流畅滑过,留下一个个娟秀文字。
李铁锤的语速比较快。
赵书言最开始的时候还没有在意。
这些材料只能算作素材,她后续还要利用这些素材撰写成文章。
只是赵书言越听越觉得不对劲,稿纸上的素材好像是一篇优美的文章。
语言虽不华丽,却把社员的朴实劲儿表现得淋漓尽致。
更关键的是,文章虽然大体上在叙述内外翻交替耕法的发明过程,实际上却在称赞社员们劳动光荣,公社安排得当,农机站热心推广农业机械化。
特别是在最后,李铁锤停顿了一下,加重语气:“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水平的必要之路,只有坚持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咱们才能利用占全世界百分之十的耕地,喂饱占全世界百分之二十的人口。”
这句话可谓是高屋建瓴了、点睛之笔,直接将整篇文章的档次拔高了一大截。
伴随着最后一个句话划下,笔尖戳破了稿纸,流下一滴墨滴。
赵书言抬起头,看着那个拖拉机忍不住问道:“李铁锤同志,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