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锤这个好哥哥此时心情却有些郁闷。
柳晏荷将教科书带回了屋里,李母趁机把李铁锤拉到了里屋,关上了门。
“铁锤,你糊涂啊!”
“怎么了?”李铁锤有些莫名其妙。
李母拍着大腿说道:“你媳妇儿是知青出身,俺一直担心,人家要是回了城,以后不会再回到咱们靠山屯了。
你倒好,还给她买书,让她参加啥考试,让她考大学。
这要是考上了大学,人家肯定要留在城里面,你们不得离婚啊?”
李铁锤哭笑不得:“娘,胡说什么呢,小柳不是那样的人。”
“小柳那姑娘确实不错,但是人心是最不可揣测的,娘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都多。
你就听娘的,别让小柳去参加那啥考试。”
李母板起脸说道。
最近一段时间,二婶子经常到李家串门。
虽然李母不待见二婶子,但是人家毕竟跟她是妯娌,上门是客人总不能人家撵走。
那样会很不体面。
二婶子整天在李母耳边讲这些女知青们的眼界如何如何高。
像隔壁公社的一个女知青,跟社员生活了不到半年,就借口回城里了,再也不回来了。
柳晏荷长得漂亮,还有文化有知识,将来肯定不会愿意留在靠山屯。
所以让李母当心点。
李母最开始也没放在心上。
她跟柳晏荷成为婆媳已经有段时间了,清楚这姑娘不是那种性子的人。
但是,二婶子唠叨的次数多了,并且还有实例在前,李母也不能不相信了。
所以才会阻拦李铁锤。
李铁锤搞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后,顿时哭笑不得:“二婶子是啥样的人,你又不是不知道。娘,这事儿啊,您别提了。”
“你这孩子,咋这么糊涂呢!”李母当时就要发火。
这个时候,一直在睡觉的奶奶突然醒了,揉着眼睛说道:“啥,糊涂饭做好了?咋不给我端过来呢。”
见奶奶要吃饭,李母这才熄了火,笑着说道:“娘,您等着,我这就去给你做饭。”
最近一阵子,因为有了县城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