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多岁的老大姐和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大姑娘。
老大姐看到秦莞进去,还吃了一惊:“小姑娘,这么早!你是来报名下乡的吗?”
“是的。”秦莞很有礼貌地回答。
“名字?”老大姐问。
“秦莞。”
“咦?这个名字昨天好像有人报过了。”老大姐侧了下身,对身后的姑娘说。
“可能是重名了吧。”那姑娘解释说。
“有可能!户口本带来了吗?”
“带来了。”秦莞赶紧将带来的户口本递过去。
老大姐看了看户口本,说:
“你这个报过名了。对了,我想起来了。昨天下午,有一个烫着卷发的中年女人给你报的。”
“噢,那个人可能是我妈。”秦莞撇撇嘴道。
“那不是你亲妈吧。”老大姐是个好八卦的,如果是亲妈,怎么会背着自己的亲女儿给报上名呢。
“阿姨,你猜错了,她还真的是我亲妈。
可是她还有一个到了下乡年龄的小女儿,如果我下乡了,那她的小女儿不用下乡不说,而且还能接替我的工作了。”
这下子,秦莞算是明白了秦母昨天忽然一改过去的高高在上的严母作风,自觉做了晚饭,原来这是做了亏心事了。
“阿姨,你能看看把我分到哪里去了吗?”秦莞又问了一个问题。
“可以的,姑娘,你这亲妈,偏心也是偏到胳肢窝去了。”大姐边说边找秦莞的下乡地点,然后撂出来几个字:
“部队农场!”
“部队农场啊!”秦莞拉长了声音,顿时恍然大悟。
秦母还真是好算计。
前几天,原主听父母在家里谈论,说部队农场场长的儿子与原主年纪相差无几,就是有些傻,见原主回家了,便停止了谈论。
原主因为正在与张胜利谈对象,也没有把父母的话放在心上。
现在看看,原主这父母早就打原主的主意了。
他们这是打算先斩后奏,等到知青办了来了通知自己时,自己就算知道也是没有办法了。等自己走了以后,把自己的工作转给秦软软。
而自己到了农场,农场的场长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