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不知道未来发展的情况,安苒是打算让安安和甜甜在家属院或者镇上上幼儿园和小学的。
等到初中,家里有两辆自行车,就让他们去市里上初中,高中和初中都到市里上,那边的教学质量要好一些。
现在即使知道了未来的发展状况,安苒的想法也没有变。
等形势稳定下来了,安安和甜甜刚好可以读初中了,那时候就是如果俞毅还在这里,就去市里买几套房子去市里读初中、读高中。
说实话,要不是俞在这里不能动,安苒都想将安安和甜甜送去京市读初中和高中了。
只不过那三本书是假书,也不知道里面那些关于未来的政策,对不对。
要是对的话,安苒都想将安安和甜甜的户口搞到京市去。
对于安苒心里这些七拐八拐的想法,俞毅是不知道的。
俞毅在上班前将安安和甜甜的托儿所确定下来了,是家属院的托儿所。
俞毅考虑的不仅是学习方面,还有人脉方面。
像安安和甜甜这种大院出身的孩子,以后来往的比较多的大部分是这种种大院子弟。
这些都是人脉和资源,但这种关系几乎都是从小在学校就培养了的。
像他自己在京市的那些人脉,他们都是从小学到高中几乎都是一个学校读出来的大院子弟。
都是从小就一起在子弟学校读书的,那些人和大学军校里面的朋友现在关系都特别好。
特别是那些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在一个学校的,现在的关系都非常的铁。
因此俞毅想让安安和甜甜在家属院这边读书,从小和家属院这些孩子培养感情。
去镇上的小学读书接触到的人脉肯定是没有这么广的。
成绩固然重要,但朋友、人脉和关系也同样重要。
听到这个安苒也没说什么,对于这些弯弯绕绕还真是她还真的没有考虑到。
俞毅说的也确实是一个大问题,不能让安安、甜甜和大院里的孩子脱轨。
反正在家属院这个托儿所里面有李娇在,安苒也不怕安安和甜甜被那些大孩子欺负。
其实按照他们这种双职工的家庭来说,安安和甜甜一岁左右就应该会送到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