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 第74章 战前准备(3/4)


    私下的商贩都开始不收钱了。

    当然,为了防止代券滥行,购买力崩溃,刘辩把代券锚定在了朝廷田产、粮食,以及现钱三个方向上。

    比如朝廷现有田产一千多万亩,一年可收五个亿的租金。

    那么一年新增代券数额,就不得大于五亿。

    如此一来,万一出现危机,朝廷迅速把田产租出,就能将代券全部收回来。

    还有粮食,之前剿灭六士族,朝廷得到的最多的就是粮食,钱反而只是零头。

    粮食足足有一千六百万石!

    经过这十几天大手大脚的挥霍,国库总共还剩下一千四百万石左右。

    按照现在降低的粮价,也得值四十二亿钱!

    要不然当初刘辩怎么会说想象不到的肥?

    五亿钱值得他这么说吗?

    他在乎的是粮食!

    有这些粮食在,朝廷就可以增发四十二亿钱的代券!

    同理,一旦出现危机,农业钱庄兑不出足够的现钱,朝廷可以抛售粮食,甚至可以去隔壁几个州抛售。

    那里的粮价更高,能迅速把钱给聚拢过来。

    甚至都不需要主动去兑,朝廷只要放出风声,需要现钱了,各大士族、豪强、商人,闻着味带着大量现钱,想来薅朝廷羊毛。

    但刘辩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他着司隶校尉、廷尉、太尉、尚书台多方联合,一起控制市场。

    为了防止豪强在这里面占便宜,朝廷还得主动去限制他们持有太多,以防止实惠落不到百姓头上,也是奇事。

    现钱加田产加代券,朝廷的国库有五十亿可以挥霍。

    当然,这点钱还支撑不起刘辩的雄途伟业。

    之前,灵帝对羌胡的战争,打掉朝廷三百二十亿,把多年的积攒给打空了。

    他还得想更多的办法搞钱,曹老板和诸葛丞相的路或许可以试试。

    先让这些年因为战乱荒废的地,全部发光发热!

    光熹二年正月初,刘辩带剑上朝。

    经过几个月的折腾,朝廷已经没那么臃肿,不过司隶各地偶有叛乱,这是士人和豪强在表达不满,但都是小打小闹。

    历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