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主持下大肆兴修水利,枣祗屯田军彻夜不休的开荒,昭宁年初,荀攸接过重担,号召司隶全州春耕,天子领百官、羽林军下地。
一切的忙活,都是为了今日。
可以预想,秋收后各郡县报上来的产量,一定是丰饶的。
刘辩负着手,走在坑坑洼洼的道路上没说话,他在思考着其他事情。
满宠在这伙人中人微言轻,但他也毫无顾忌的开了口:
“粮食是百姓的,与朝廷何干?”
他这句话说的有些尖锐,却直戳问题本质。
刘辩早就下过旨,免除了粮赋,只收佃租,而且早在年初的时候,能收的已经收完了。
除非朝廷反悔,不然那些粮食,还真跟他们没一点关系。
陈宫诧异的看了满宠一眼,“想不到伯宁对朝廷政策,也如此关注?”
一介太守竟有如此眼光,实属少见。
满宠说的是个难题,眼瞅着丰收在即,朝廷却不能摘果实,莫说长久了,一两个月后,新编的黑山军等,恐要再次造反。
强摘的话,朝廷失信,好不容易安稳的局面,谁知道会不会冒出个李角王角,振臂一呼,又来个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对于困扰了几大谋士的难题,刘辩只是微微一笑。
“诸卿担忧的太多了,粮食就长在地里,就算进了百姓的口袋,他们也是朕的子民,他们的,就是朕的。”
几人面面相觑,皆摸不着头脑。
什么意思,莫非真打算强抢?
刘辩没过多解释,突然停下了脚步。
城门处,密密麻麻的百姓衣着褴褛,光着骨瘦嶙峋的脚丫子踩在泥土里,翘首以盼的张望。
“满卿,你安排的?”
“禀陛下,百姓都是自发前来。”满宠拱手回道。
整个兖州要说哪个郡对大汉最有归属感,非济阴郡不可。
瘟病肆虐,多少家庭支离破碎,就算有幸未染病也无粮可吃,只能坐等饿死。
满宠治下,济阴全郡官兵彻夜不休的为他们奔波。
汉军从天而降,人人都以为,自己会被视为不幸之人活活掩埋,却不曾想汉军带来了粮食,带来了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