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 第262章 恐惧吧,颤抖吧(2/4)
台殿带头反对的荀彧,此时第一个说话,“陛下可优先考虑贾诩之计,至少能为大军筹措出足够的粮草,不过臣以为需要加上以下几个条件。”

    “一,严厉警告暗示叛军不得伤太多百姓。二,事后的半年内,朝廷需要从其他州郡,为冀州徐徐供给粮草,保证冀州不会一蹶不振和饿死人,否则本末倒置。三,后续需对冀州士族进行妥善安抚。”

    刘辩当场点头,表态道:

    “朝廷正是用人之际,田丰沮授等人皆有大才,朕会重用,并且许以士族足够的补偿。”

    荀彧放心了,天子并未被愤怒冲昏头脑。

    既然粮草之事解决,那么就该关注调哪支军队撤下被打残的北路军了。

    几大谋臣不约而同的提到同一人。

    刘备。

    给出的理由很简单。

    刘备的人马很快就能改编完成,他的人马足够,而且将领大多听话,就是换个番号的事。

    徐、豫地区摆下了足足二十个营,共计六万人。

    其中有边防第一、第二军三万人,徐州军、豫州军三万人。

    这些人迟早都是要调走的,无法长期待在徐州及豫州。

    比如豫州军,其中大半是荆州兵,成天举着徐州军大旗以徐州兵自称,不太合适。

    再者,刘备休整得当,适合轮换上阵,担当并州方向主力。

    豫、徐州防务,可由皇甫嵩抽调出六万人回来。

    正好以此为借口,减缓冀州攻势,不至于让冀州豪强士族疑心重重。

    还能提前布局大方向的战略。

    皇甫嵩撤回来的六万人可以进行新一轮的改编,且刘备的人,将来不管是伐凉还是进攻蜀地,都可担当主力。

    至于边防第一、第二军,顺势就能摆在胡、羌大门前,承担起边防重任。

    刘辩同样是这么想的,当场决议。

    “起诏,朝廷面临外敌,令皇甫嵩减缓攻势,在二十万人马中,挑选六万人南下,回拱豫、徐防线。”

    “贾卿拟密信告知皇甫嵩,朕要粮食。”

    “尚书台诏冀州各士族、各郡县,各举孝廉贤士进入洛阳,朕有重用。”

    “封第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