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寥数人,可剩下的那些弟子,若是能让蔡邕招来并州,成为一夫子,当能快速使得晋阳学院搭建起来。
晋阳学院是他麾下最重要的取官之地。
纵然有系统,可这系统召唤的都是大才,总不能让这些大才成为一县令吧?
一个势力,需要的乃是均衡,不仅需要顶尖的人杰,还有有些中下层的人才,也是一个势力的重中之重。
也许他们无法想出什么奇谋妙计,无法推行利国利民的绝好政策,更是无法统兵,无法冲锋陷阵。
可他们却能稳固一个势力的基层。
所以,对于晋阳学院,刘曜一直看的非常重。
若非现在还不是时机,他都想将晋阳学院开遍并州之地,效仿后世的升学制度,建立蒙学,乡学,县学,郡学以及州学。
层层递进,如此才能因材施教,更好的培养出优秀的学子出来。
所以,蔡邕的到来,于情于理,他都需要拜访一番。
“回王爷,家父得水镜先生传信后,便带着民女以及一众古籍,来到晋阳,目前正在晋阳学院中,每日跟水镜先生谈论学问!”
蔡琰闻言,当即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