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要将这朝堂的宁静彻底撕裂。原本就昏暗的殿内,光线瞬间又暗了几分,大臣们的脸色也随之变得更加阴沉。
(早朝前,就有一些细微的异样。那位平日里沉默寡言的大臣,身着朴素朝服,进殿时脚步略显急促,与往日的沉稳大不相同。几位大臣瞧见,不禁小声议论起来 )“哎,你瞧李侍郎今日这般匆忙,可是有何事?”“谁知道呢,他平日里就不爱多言,今日这般反常,莫不是有什么大事要奏?” 众人的目光在李侍郎身上稍作停留,便又各自移开,并未太过在意。
(此刻,正当大臣们等待皇帝回应之时,李侍郎突然出列,打破了这略显僵持的局面。他表情严肃,眼神中透着坚定,缓缓跪地 )说道:“陛下,臣以为不可。太子侧妃虽身份尊贵且怀有皇嗣,但她所犯过错,关乎宫廷纲纪,若只因大臣们的谏言便轻易放出,恐难服众,更会让宫中规矩形同虚设。而圣妃,既是道灵恩师的弟子,陛下理当念及恩师旧情,加以保护。”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大臣们面面相觑,惊愕之色溢于言表(有的瞪大了眼睛,仿佛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有的忍不住小声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纷纷惊道:“李侍郎竟持此观点?着实令人意外!”
礼部尚书皱了皱眉头,并未因李侍郎的发言而退缩,反而挺直腰板,提高音量,再次陈情(语气中带着一丝执拗与坚持 ):“陛下,即便圣妃是道灵的弟子,但太傅为云朝鞠躬尽瘁,殚精竭虑,辅佐陛下多年,功勋卓着。他不过是为了侧妃腹中的皇子,一时迷失心智,恳请陛下再给他一次机会,放侧妃出冷宫吧。太傅必定会感恩戴德,更加忠心辅佐陛下。”
其他大臣听闻皇帝与道灵的过往,又得知圣妃竟是道灵弟子后,心中皆有所忌惮。他们心中暗自思忖(脸上闪过一丝惶恐与犹豫,眼神中透露出不安 ),若太子妃真是道灵的弟子,自己这般排挤太子妃,只怕日后性命堪忧。于是,原本喧闹的朝堂渐渐安静下来,大臣们纷纷讪讪地低下了头,不敢再多言。
(朝堂之上,阳光虽已驱散阴霾,但刚刚关于太子侧妃与圣妃的争议余波未平,气氛仍有些凝重。大臣们正暗自揣摩皇帝心思之时,周丞相迈着沉稳且有力的步伐,束冠上的玉饰随着他的动作微微晃动,缓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