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云飞带着一万四千多人在忻州和大同交界的这个小山坡上等了三天了,等的他都有点不耐烦了,要不是我军当地的情报人员不断的向他共享鬼子行进的路线,他都想主动出击了。
手握重兵的他已经饥渴难耐,急需杀几个小鬼子泄泄火。
第二战区的闫长官心急如焚,因为他已经连续下达了整整三天的命令,要求楚云飞立刻返回驻地。然而,如今的楚云飞早已不再是昔日那个唯命是从之人,此刻他的脑海里充斥着为国尽忠、奋勇杀敌的坚定信念,不再仅仅局限于为某一个特定的人物效力。
经过楚云飞精心打造,他所率领的 358 旅已然成为了坚不可摧的钢铁之师。凭借着近期连战皆捷所积累下来的崇高威望,众多怀有满腔热血与爱国情怀的青年军官纷纷慕名而来,踊跃投奔到他的麾下。这些前来投靠的人们,要么是与日本侵略者有着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要么便是胸怀报国之志却苦寻无路的爱国志士。
楚云飞毫不留情地利用这批新生力量逐步替换掉了军队中的一些倚老卖老、仅凭资历和背景混日子的陈旧势力。对于那些善于投机取巧以及贪污腐败的军官,他更是果断地处以极刑,直接将其枪毙示众。正因如此,现如今晋绥军中的大多数军官不仅对楚云飞怀着近乎盲目般的崇拜之情,而且对凶残的侵略者充满了深深的愤恨之意。
自从楚云飞公然违抗命令,毅然决然地率部前来此地设伏截击鬼子那一刻起,实际上他便已主动与第二战区的高层划清界限,走上了一条特立独行之路。若不是他近来屡建奇功、声名远扬且手握重兵,恐怕上级早就剥夺了他的军事指挥权,并将他送交军法处置了。
楚云飞毫无畏惧之色,因为早在攻打河源县城之时,我们的陈司令便向他许下了一系列承诺。这让楚云飞深知自己并非孤身奋战,在他身后不仅有强大的我军作为坚实后盾,更有成千上万心怀正义、渴望驱逐日寇的老百姓们给予支持与鼓励。若非考虑到当下正值全国抗日统一战线时期,陈司令担心贸然行动会破坏国共两党之间来之不易的友好合作关系,否则恐怕早就将楚云飞及其所部收编入我方队伍之中了。
此时此刻,楚云飞正集中起麾下所有兵力在此处设下埋伏,而外围的侦察工作则统统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