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谁来定义效果。”
鲍乾清在书桌上铺开宣纸,兴致勃勃地挥毫泼墨。
白国昌瞬间醍醐灌顶,向追随多年的老领导投去钦佩的目光。
掌握了裁量权就掌握了各地市的乌纱帽,谁上谁下,还不是鲍乾清说了算?
鲍乾清可以利用整改,重新洗牌全省的权力格局,安插心腹亲信,势必更加巩固自己的地位。
首长就是首长,真是高明啊。
“国昌,看我的字怎么样?”
鲍乾清放下毛笔,向后退了两步仔细端详。
白国昌走到办公桌后,看着苍劲有力的“守法责成”四个字,不由点点头。
鲍乾清的书法功底很深,完全有资格称得上书法家。
但白国昌知道鲍乾清并不是想问这个。
“韩非子说,人主者,守法责成以立功者也。首长的意思是说,律法是治理官吏的武器,也是官吏完成任务遵循的准则。历史上明主治吏不治民。官吏不乱,国家就不会乱。官吏守规矩,国家就会安宁。”
“国昌,你跟着我多年,看来研究法家也很有长进啊。”
鲍乾清对白国昌的回答非常满意。
“用什么样的人来管理政事,是治乱的关键。我们常说德才兼备是人才,但这个说法含糊其辞,天底下有几个能同时兼顾德和才的人呢?”
鲍乾清坐到沙发上,接过白国昌递来的茶杯,指了指对面的沙发让白国昌坐下。
“在我看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期,能臣比道德楷模重要。自诩为清廉的人,多数都是不堪大用。他们清廉却治理不好州县,难道让一方百姓叶跟着他清廉,享受不到改革的红利吗?老百姓会指着他脊梁骨骂娘滴。”
“首长说得极是,我也有同感。只要守住底线和原则,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灵活掌握尺度,不给能臣戴紧箍咒,让他们尽情发挥才能,虽然能臣品质有微瑕,但只要能造福一方,其实也能接受。”
白国昌的回答让鲍乾清频频点头。
鲍乾清越看他越喜爱。
他的亲信下属众多,但是能达到白国昌这样境界的人,少之又少。
毫无疑问,白国昌是可以继承他衣钵,成就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