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斓租的院子在西街后面的芳兰小巷里,那边住的大多都是在书院读书的学子,拖家带口的也并不少见,一大家子住一个院子都是为了供养一个读书人。
比起南街口那边的住户要更加清贵一些,家底也更殷实,毕竟能供养一个读书人,日子虽然苦些但人的精神要好的多,日子过得有盼头,也更适合姜鹤年住。
若是能碰上同在一个书院的学子就更好了,刚到京城没认识什么人,平素也好有个照应。
这也是姜斓决定选这个的地方最主要的原因。
最开始姜斓是不打算同姜家人扯上关系的,但接触下来能感觉到他们不是胡搅蛮缠的人,相处也很有分寸,除了在沈淮序的事情上姜鹤年显得有些偏激外,其他时候他的好意姜斓还是很清晰能感受到的。
既然已经来到了这里,身边有亲人自然比孤身一个待在京城要好得多。
姜斓准备接纳他们自然要为他们日后的日子做打算。
“小姐,宋侍卫来了!”小荷冲里面喊了一声,姜斓带上一件披风就出门了。
今日的天气有些凉,她可不想吹风受寒之后喝中药。
等姜斓到的时候,姜家人和春花都已经到了,周婶也坐在一旁,脸色瞧着可比姜斓最初看见她的时候好多了,也不知是不是今日高兴,整个人都精神不少。
“姜小姐。”周氏率先看见姜斓,想要起身迎接, 姜斓快步走过去按住她,“周婶,你身子不好,好好坐着,我们又不讲究这些虚礼。”
周氏本就没什么力气,现在能好好地坐在这里全凭着那股高兴劲儿,姜斓可真不敢让她给自己行礼。
但周氏却很坚持,给姜斓行了个标准的礼,喘着气给姜斓道谢,“小姐,我知您不讲究这些,但我真心感谢您,若不是您春花和我估计都没有命在了,这是救命之恩,不能不谢。”
“周婶,你莫要说这些见外的话,春花平素也没少给我干活,钱又不是白给的。”姜斓见周氏面色有些不好,忙将人拉起来。
“多谢小姐。”周氏知晓是姜斓性子好,不计较这些,但自己却不能因为她的好也忘记这份恩情。
“春花,帮娘把那个青布包袱拿过来。”周氏冲着在搬东西的春花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