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五年前淮安王战死沙场,淮安王妃殉情自刎,唯一的长女留在凉州——如今已是大周赫赫有名的女将军,偌大的淮安王府,就只剩下一位小世子。
好在龙恩浩荡,今上仁慈,将这位小世子接入宫中抚养,与宫中几位皇子同等待遇。
这位淮安世子方及弱冠,生的却是面若冠玉,风流倜傥,不知迷倒了多少闺阁女孩儿。
只是这位淮安王世子皮相虽好,却是有名的不好惹,笑里藏刀,世家公子哥儿见了他都躲着走。
吴管家将请贴送到淮安王府,不出意外没见到那位淮安王世子的人影。
王府门前,小厮靠在石狮子旁打嗑睡,若瞧的仔细,便能发现这石狮子上面结了厚厚一层蜘蛛网,估摸了至少有四五年未清扫了。
吴管家连叫了好几声,小厮才迷茫地抬起头,眯着眼一副没睡醒的模样。
吴管家:“……”
原就是走个过场,不说敬国公府与淮安王府并无交集,便是以这位淮安王世子阴晴不定的性子,吴管家也没指望能请来这尊大佛。
于是把请贴往小厮怀中一塞,往下一家送请贴了。
吴管家前脚刚走,那小厮起身抻了懒腰,揣着请贴,往对面街头的临江楼去了。
这临江楼乃是赵家的产业之一,除此之外,京城最大的青楼万花楼,青阳赌坊皆是赵家所开,当初富甲一方的赵大善人,即便是入了仕,生意也没落下。
而说起这位赵大善人,也是赵家这一代的家主,官至宰辅,年过六旬方得一子,取名赵敬。
怎奈这成日与敬国公府幺子等一众纨绔流连于花街柳巷,不思上进,这位宰辅大人一大把年纪仍精神矍铄,反倒为幼子愁白了头。
正值初春时节,临江湖畔,杨柳堆烟,几只船舫飘在河中央,有婉转的琴音以舫间传来,伴着琴女低唱,如泣如诉……
小厮一路摸进楼船,穿过笙歌曼舞,水袖轻拂,踩着木梯上了二层小阁楼,轻车熟路来到二楼雅间。
他正要叩门,门口的劲装侍卫拉住他,歪头冲里间努了努嘴。
小厮会意,退回来,闲来无事打听道:“世子与赵家一向不对付,今儿怎的来赵家的楼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