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 第35章 卷终结语(1/5)
    第二卷到这里也已经结束了,还是先感谢大家的支持,毕竟有大家的存在,才有今天的我。

    这本书的第二卷,我本来写了很多,甚至写到了70章。

    可我发现这样太拖沓,有很多地方太水,细节描写太多,大家看起来也不舒服,所以我干脆就对半砍了许多。

    像离开长安,在山上待的那四年,就有许多事情就让我删掉了,一笔带过。

    毕竟扳倒吕家才是大家喜欢看的,也是这一卷的重心。

    这里呢,还是继续回答一下大家的问题,解答一下大家对这一卷里不明白的地方。

    毕竟这一卷留了太多的疑问,要到下一卷文帝登基才开解释,这里先给大家讲讲,帮助大家更好地看接下来的剧情。

    1、主角为什么不改变历史啊?(这也是大家问得最多的问题)

    答:不是主角不改变,是刘邦和吕后他们二人的政治手腕都很到位,许多的问题都做得无懈可击。

    刘邦不用解释了,我之前说过了,在这要说一下吕后。

    她前期杀戚夫人杀刘如意,那都没有问题啊,就戚夫人和刘如意做那些事,换你上去,你也得除掉她们,毕竟任谁也不可能留着自己的政敌,搁那耀武扬威。

    况且刘如意占据的,那可是天下最富庶的赵国,不开玩笑,当时赵国的一个郡的经济水平,就可以抵上代国整个国家的。

    毕竟我们是站在后世的视角看问题,在吕后的眼里,她肯定是活不过自己的儿子的,自己的儿子太过仁慈懦弱,她必须替儿子扫除这个祸患。

    这一段我是比较站吕后的,毕竟吕后做的也不是太过分;

    像刘恒一家,吕后就放过了他们,因为他们不争,所以他们一家人都活到了最后。

    说明吕后心也不是很坏,就是想打击政敌,稳固儿子的江山而已。

    至于后面除掉刘邦的第五个儿子和第六个儿子就有点太残忍了,这点还是没必要的,有点太狠了。

    因此,可以说吕后前期的政治行为,那都是没有任何错误的,所以说就没必要去改变。

    至于后期,人家吕后也是有一定的历史功绩的,这一点包括史记,都是有明确记载的,谁也抹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