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找一个大的圆形纸盒,比如装蛋糕的大盒子就可以。
然后,找一个小的电动风扇,把风扇的扇叶对着纸盒的内部。
接着,在纸盒的侧面开几个小孔,用来通风。
再在纸盒的底部铺上一层纱布或者滤纸,用来模拟铁丝网。
最后,把一些小的东西,比如爆米花粒(当作粮食)放在纸盒里,然后打开风扇,就可以看到“粮食”被风吹动,就像在真正的粮食烘干机里一样。不过,这个简易版的粮食烘干机只是为了让小朋友们了解原理,不能真正用来烘干粮食哦。
以前,农民们都是用传统的方式烘干粮食。
最常见的就是把粮食摊开在太阳下晾晒。这种方式很自然,而且不需要耗费电能等能源。太阳就像一个免费的大烘干机,把粮食慢慢晒干。但是,这种方式完全依赖天气,如果遇到连续的阴雨天,粮食就很容易发霉。
还有一种传统方式是用炉灶烘干。把粮食放在炉灶旁边,利用炉灶散发的热量来烘干粮食。可是这种方式容易让粮食受热不均匀,而且火候不好控制,一不小心就会把粮食烤焦。
但是,粮食烘干机就不一样了。粮食烘干机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都可以工作,能够快速地烘干粮食,而且可以保证粮食受热均匀,不会烤焦。
不过,传统烘干方式也有它的优点。太阳晾晒的粮食有一种自然的香味,而且不需要额外的设备成本。炉灶烘干在一些偏远地区,在没有电力设备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使用。
粮食烘干机在农场的文化里有着特殊的意义呢。
在农场的传统故事里,粮食烘干机常常被视为科技进步的象征。因为爷爷和明明为了更好地保存粮食而发明了简易的粮食烘干机(虽然随着科技发展,现在的粮食烘干机更加先进),这种创新精神被农场里的人们所敬仰。
在一些丰收节的庆典上,粮食烘干机也会成为展示的一部分。农场主们会把粮食烘干机摆放在显眼的位置,给孩子们讲述粮食烘干机的发明故事和它在粮食储存中的重要性。粮食烘干机就像一个文化的纽带,连接着农场的过去和现在。
我们来学一首关于粮食烘干机的儿歌吧。
《粮食烘干机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