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第三,没有优劣和尊卑的区别,只是方便称呼罢了,不在其中加入名讳或姓氏,在盛国历史上并没有明文规定,只能算是约定俗成,应该也是为了贯彻教员的教诲,避免形成个人崇拜,才会形成了这种传统。
栋梁们也都认可这种约定俗成的传统,他们无论是上节目还是开讲座,也都极少会标出名讳和姓氏。而在民间,不上网查一下还真一下子想不起来这位栋梁到底姓甚名谁。
电话接通,第三栋梁的声音沧桑而沙哑。
“小游,最近忙吗?”
“不忙,老师您说。”
“不忙的话后天来一趟京城,有个交流会我邀请你来参加一下。”
“老师您言重了,言重了。”
“嗨……你们张嘴一个老师闭嘴一个老师就不言重啦?电话我都打了几十个了,他们都给我面子,你来不来?”
“来,一定来。”
“等你,别迟到了。”
挂断电话,游所为一阵苦涩,第三栋梁一向不拘小节,每次邀请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参会都如此谦卑,着实让他们这些小辈自愧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