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目击元能飞行器的案例持续增加并持续霸榜各国的网络头条,很快就有人意识到了不对,这些飞行器好像使用的并非化石能源,有人测算它的飞行里程和飞行时间得出了它可能拥有达到了7马赫的高速。
也有人测算它的飞行时间,结合它的大小长度和可能装填的化石能源极限,得出了它可能颠覆了现有动力学原理的可怕假设。
也有人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了3024元能飞行器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可怕设想。
更有人通过分析元能飞行器底部喷射而出的尾焰,得出了它可能使用全新能源体系的可怕假说。
至于真假如何还得等权威发言方可定性。
2029年5月八日早八时许,在五一长假刚刚结束这天,军方发言人再次权威发布:
3024元能飞行器进入战备状态。
这句话石破惊天,所有人都没想到它竟然不是一次性的,他们曾设想过3024元能飞行器可能使用了某种尖端的科技技术,可以达到突破认知的极限续航,但进入了战备状态,它的续航时间将不可想象。
紧接着3024元能飞行器在军方官网上被偷偷改名3024元能导弹,这显然是打算摊牌不装了。
一连半月网络上充斥着对3024元能导弹的各种分析,有人从它的名字入手,逐字分析3024元能的意义。
也有人侧重于它所使用的推进方式和能源体系,誓要证明能量守恒定律已被盛国的科研人员打破。
这就是一次思维和学术的碰撞,整个网络世界陷入了长时间的狂欢,消息漫天飞真假难辨。
但,某一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匿名人士输出了他的观点:3024的意义,3024元能导弹中的24,可对天,对地,对海,对潜,对空,拥有24种攻击模式,24小时战备值班。前面的30为设计寿命30年以及续航30万公里。
这样的观点得到了游所为默默的点赞。
就在这样的舆论掩护之下,龙江海域1万八千米的深海,一枚武器默默炸响。
深海中的冲击波蔓延开来,如同在平静的水面上投下了一枚巨大的石块,巨大的涟漪急速扩散很快便形成了数米高的海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