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更关心类似论文中的专业性和逻辑性。但商界精英更侧重的却是商业前景和经济价值。
项目策划书面向的正是商界精英,他巧妙的避开了魂石物质的发现和数据采集的过程,用更多的笔墨侧重未来的前景,从几个词组上就可见一斑!
“沉浸式虚拟宇宙,意识上传和备份,以及数字人生。这就是魂石工程的商业前景和经济价值,也是未来的趋势。”
这就是项目策划书中的卖点。
他这张脸虽然说不上绝世英俊,但在业界却也赫赫有名,尤其是参与曙光研究那几年跑过天南地北不知道多少有名大企业负责人的办公室。曾经的他属于国家队,在发现一些特殊物质的特殊性质之后,在军民融合的大方针之下,就曾帮忙不少上下游企业牵线搭桥,虽然不算立了多大功,但绝对也混了个脸熟。
刚刚又经过一波芯片流量的加持更是早已家喻户晓。
曾经和他接触过的企业负责人对李彪的印象都很不错,对于他下海经商的项目,或多或少都给予了一定的支持。
不仅如此,巨型水立方的动工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如此大的工程更是将那份支持顶上高点。
网络舆论虽然对这个下海经商的教授持续关注,但大家都不是傻子,魂石物质的出现实在突兀,难免会引起质疑,有不少人开始狭义的散布谣言,盲目猜测李教授就是在招摇撞骗,可能就是要集资跑路,想要在跑路之前利用自己的声望狠狠地卷一大笔。
狭义的负面猜测甚至曾一度霸榜头条和焦点,对他的评价甚至出现了两个矛盾的极端,一度也让李彪的引资之路充满质疑坎坷艰难。
他一次次解释,一次次面对潜在投资人仔细的讲解说明魂石物质的未来应用设想。半年下来,成功集资100亿,也仅此而已。甚至绝大多数都是曾经脸熟的朋友,是刷脸的结果。
“能刷一百亿,彪哥的脸很值钱了!”
兄弟们都很佩服,但也心疼他,半年下来,彪彪整个人都沧桑了很多,仿佛老了十岁不止。
“彪彪,别跑了,会投资的人不用解释那么多他们也会投钱的,不会投的人说再多都没有意义。适可而止,当止则止,就看他们的眼光,赶上风口猪都能起飞。不是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