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域的强项和弱项,当然,这可能并不绝对,但也绝对有指向性。
将其中的进口数据剥离出来仔细的研究分析,李彪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还是找到了脑联集团业务扩展的目标和方向。
努力将进口的产品进行本土化替代就是他将要努力的方向。本土化的优势也显而易见,毕竟,运输成本,经销成本,时间成本,关税成本这些都是大头,如果本土化的质量不输海外,还相对经济实用,谁还会花大力气去进口呢?而且本土化替代也能提前预判被卡脖子的问题。
回去后,他便开始着实准备项目策划,两晚上搞出了三个方案!
随后,李彪将张伟和徐荣叫到了基地,并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我准备将玻璃工厂抵押出去,向银行借点钱花花!”
闻言,徐荣面色难看:“我们也就剩下这点营收了,还指望留着给大家发工资呢。况且,即使借了又能借多少钱呢?又能够干什么呢?”
“大概能抵多少?”
想了想徐荣又道:“我们的产品很有竞争力,但因为制造周期问题产能出货量始终有限,但总体前景向好,五十亿勉强,四十多亿应该可以!”
“够了!”李彪点头道:“能借四十亿我就满足了,张伟,徐荣,去银行借钱需要哪些手续你们俩去跑。”
“彪哥,钱借出来你打算做什么……”
徐荣欲言又止,他当然相信彪哥的能力。但是市场规律就是如此,如果在这个时候抵押向银行借钱,要是没有什么大动作配合,对于外界来说,这极有可能就是崩溃的前兆,玻璃业务的后续订单将深受影响,到时候裤衩恐怕真的就保不住了。
李彪当然考虑到了这些,他道:“你放心,我有分寸。钱借出来之后,先把魂石工程的20亿工程款结清,让他们开开心心的转场不要闹的不愉快。剩下的钱,我有大用。”
“彪哥,你有什么计划就说吧,让我安心一下行不行?”徐荣无奈。
李彪邪魅一笑,认真的望着徐荣和张伟问道:“两位,你们仔细看看我,我这脸还不能刷钱出来?”
“你可拉倒吧!”张伟摇头。
徐荣明显也不看好,暗暗叹气。
李彪自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