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几个项目改革已经初见成效,尤其是农业和教育领域的改革。”张景伟提到,“这些项目的成果虽然尚不完美,但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具体案例来争取市里的理解和支持。”
“没错。”李德生补充道,“财政领域的审计或许会暴露出一些问题,但我们不应该让这些问题压倒整个改革。我们要有信心,展示出我们的成绩,避免市里完全对我们失去信心。”
顾晨点点头,满意地看着他们:“那么就从这两方面入手,安排具体工作,集中展示改革成果。同时,我要与梁振东再沟通,争取市里高层的支持。”
协调与博弈
接下来的几天里,顾晨几乎投入了所有的精力在整理青河县各项改革的成绩报告上。农业发展、教育改革、社会保障的改进——这些领域尽管存在很多问题,但也有不少亮眼的成果。顾晨打算以此为突破口,争取市里高层的支持。
与此同时,他开始秘密与几位市里的中高层领导沟通。通过梁振东的渠道,顾晨试图与市里某些领导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这些领导的立场虽然模糊,但顾晨并不打算放弃任何一个可能的支持者。
“顾县长,听说市纪委那边已经开始了全面审查,你准备好了吗?”张晓峰是市政府一位资深的领导,虽然与顾晨关系不深,但多次在会议中表现出对青河县改革的认可。顾晨明白,张晓峰的态度有可能决定他未来的政治走向。
“张市长,改革的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青河县虽然面临不少问题,但改革的初衷和目标始终没有改变。”顾晨话语中透着自信,“我希望市里能够看到我们的努力和成效,而不仅仅是看到审计报告中的问题。”
张晓峰沉默了片刻,最终点头:“我知道了,我会向上面反映你的立场。不过你得记住,现在的局势相当复杂,市里的支持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你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证明自己。”
顾晨心头一紧,虽然知道这只是一个普遍的劝告,但他依旧听出了张晓峰话中的潜台词:市里对他的态度仍然不确定,且时刻可能发生变化。
新的变数
就在顾晨准备再次与梁振东沟通时,突然接到了一通电话。电话是来自青河县纪委的周伟。顾晨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