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旁的石狮犹如忠诚的卫士,威风凛凛地瞪视着众人。
林婉琴深吸一口气,在众目睽睽之下,举起双臂,奋力击鼓,那鼓声如雷,似在向这天地诉说着冤屈,每一下都饱含着林家的希望与不甘,沉闷的声响在大理寺上空回荡,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大理寺前,林婉琴击鼓鸣冤之声清脆而响亮,仿若巨石入水,惊起千层浪。刹那间,原本在大理寺周遭忙碌或路过的百姓们,如潮水般迅速围聚过来。
“这不是林家大小姐吗?她怎会在此击鼓?”一位老者眯着眼,满脸疑惑地率先开口。
“听闻近日有诸多关于她的流言蜚语,怕不是来求个公道的。”一个身着粗布麻衣的年轻后生猜测道,眼神里透着一丝好奇与兴奋。
“这世道,流言可畏啊!这林大小姐若是被冤枉,可真是可怜。”一位中年妇人双手抱胸,摇着头叹息。
“也说不定是无风不起浪呢,这富贵人家的事儿,哪有那么简单。”一个尖嘴猴腮的男子阴阳怪气地嘟囔着,引来周围几个人的侧目。
“莫要乱讲,林家在咱这地儿向来声誉不错,林大小姐更是知书达理,我看其中必有隐情。”一位教书先生模样的人推了推眼镜,严肃地反驳。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嘈杂的议论声在大理寺前此起彼伏,或同情,或质疑,或好奇,各种情绪与声音交织在一起,如同嗡嗡作响的蜂群,等待着事件的进一步发展,也让这大理寺前的气氛愈发紧张而又充满悬念。
林康面色凝重,目光中透着坚定与冷峻。任谁都知道,这林康护短,曾为家中儿女,打上当时的林侯府。
只见林婉琴微微抬起头,眼中泪光闪烁,却又透着一丝倔强,她向着大理寺的官员福了福身,声音清脆却带着几分颤抖:“大人,近日来,那些流言蜚语如毒箭般刺向小女子,令我身心俱疲,名誉受损。小女子恳请大理寺差遣嬷嬷验明我的贞洁,并将验明结果公之于众,好让这无端的谣言就此平息。还望大人能揪出那造谣生事的恶徒,还小女子一个清白公道。”
大理寺官员听闻林婉琴之言,心中一凛,丝毫不敢怠慢。当下神色凝重说道:“林姑娘且莫急,此等要事,我大理寺定会详加查办,还姑娘一个公道。”言罢,便迅速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