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 > 第95章 太子朱标也许不会死(2/4)
,金属的铸锻,煤炭、石灰、硫黄、白矾的开采和烧制,以及榨油、造纸方法等。”

    “下卷记述金属矿物的开采和冶炼,兵器的制造,颜料、酒曲的生产,以及珠玉的采集加工等。”

    “而这样一本指导生产生活着作,一经发行,虽然不受朝廷的重视,但却是受到了民间的欢迎。”

    “不过,这个时候的大明王朝已经在风雨飘摇中走向灭亡,清兵入关,扬州、江阴、嘉定等江南城市被屠,许多手工业基地成为一片废墟,明末有织机三千余张,到顺治十七仅剩二三百张,减少百分之九十之多,可想生产被破坏之严重,在这样残破的经济基础之上,还有谁去关心技术问题?就是有了技术书籍,又有谁购买?所以大明朝的《天工开物》在杨本以后,就不再出版。”

    “《天工开物》再一次在清初顺治年刊刻发行,但是因书中出现“北虏”“夷狄”一词,刚发行被清朝禁毁,这一禁就是两百多年。”

    “然而,就是这么一本命运多舛,不受华夏统治者重视,甚至被封禁的着作,却被传出海外,被译成多种文字,影响了整个世界。”

    听到这里,朱元璋眉头紧锁,他已经有预感了。

    可以想象得到,这恐怕又是一个摆在面前不懂得珍惜,失去之后才知道悔恨的故事

    朱辰喝了一口茶后,继续道:“《天工开物》首先传入倭国,不仅推动了倭国农业手工业的发展,还引发了富国利民的‘开物之学’,刺激了倭国的经济发展,为后来倭国反过来入侵华夏埋下伏笔。”

    “十八世纪,欧洲的工业革命已经拉开序幕,但农业生产依然十分落后,播种还在使用人工播种,而此时中国,已经在使用播种机。欧洲的犁设计也比较简单、原始,操作十分费力,而中国的犁则效率更高也更省力。当《天工开物》传入后,直接推动了欧洲农业革命。”

    “而且对于工业革命,《天工开物》亦有贡献,其中的推拉式风箱技术对欧洲冶铁工业发展影响极大。”

    “欧洲从12世纪学会造纸,但一直以破布为原料单一生产麻纸,18世纪以后耗纸量激增,但破布供应却有限,于是造纸业出现原料危机,而《天工开物》却帮他们解决了纸张危机。”

    “英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