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公社那边能不能帮我们解决初中教师的问题。”坐在陈雪茹的办公室里,李阳看着正在写计划书的陈雪茹,随口问了一句。
“公社那边给了两个办法,一个就是把孩子们分散到附近的几个中学,每个中学抽出来教师增设一个班,专门解决我们这帮孩子的入学问题。
第二个就是从附近的村子里找一些刚毕业的高中生,在我们福利院成立一个初中部。
这两种方法都涉及到了经费问题。如果把学生送去附近的学校,一年需要一万块钱的费用,自己办初中,一年最少也得需要四万块钱。
李阳,福利院长期入不敷出,每年都要从你个人的要包里面掏几万块钱来补贴福利院,这样长久下去也不是个办法。”
“那就在福利院办初中,钱的事情你不用担心,这钱我还出的起。”
“这不是你出的起钱,还是出不起钱的问题,如果你要是想把福利院办下去,这么做是不行的。
孩子们的年龄越来越大,费用会越来越高。你总不能养她们一辈子吧。”
“先让她们读书,等到高中毕业以后再说。”
“要等到她们高中毕业还得四年时间,这也是一笔很不小的投入了。我的意思是李村那边的生产也基本上稳定了,干活也用不了那么多人,是不是想办法在村子里面搞点副业。这也是一个增加收入的办法。”
“你有什么想法就直说吧,我听着呐。”
“你看看我写的计划书,李村这边种植的都是果树,供销社的收购价平均下来才合三四分钱一斤,实在是不合算。如果做成罐头,一斤苹果最少也得卖出三四毛钱来。
李阳你说我们建一个罐头厂怎么样。就这么一个厂子,一年最少能盈利个十来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