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点睛、怎样填棉……

    杏花本就手巧,学得也用心,所谓内行学门道,这回她终于知道,为什么有的人做的布偶没有灵魂,而师傅做的布偶憨态可掬,就像活了一样。

    布偶小作坊也开了起来,由于大家都是新手,一天做不了多少活计,但每天说说笑笑的,倒也开心得很。

    时间过得很快,新房终于盖好,除了一左一右两个厢房,余庆还特意把正屋也给修了。

    院墙新,房子新,赵老六在村里发喜帖,吉时迎娶杜春枝。

    杜春枝坐的是花轿,那轿子是租来的,不大,两人抬,轿帘上修了鸳鸯和大红喜字。

    砖窑特意派了两个最壮实的后生抬轿,还特地给后生做了新衣,在吹吹打打的乐声里显得格外喜庆。

    赵老六已经尽量低调,但在宋家村人的眼里,这简直太奢侈了。

    乡下泥腿子娶亲,有些新娘是提着包袱走着来的,骑驴的也不少,像宋垚那样雇牛车的更是少数。

    而杜春枝,居然能坐轿子!村里最漂亮的姑娘嫁人,都没她有排面!

    村里人站在路边看热闹,柳茵气得眼睛都要冒火了。

    杜春枝凭什么坐轿?一个和离的老妇,凭什么?

    有两个人和她一样心里不舒服,那就是宋垚和宋真卿。

    上回胖子去宋家讨账,宋真卿和柳茵的女儿黄玉莹在草垛垛里扑腾,啥都不知道。这次看见亲娘出嫁,宋真卿真的绷不住了,心里这叫不是滋味儿。

    偏偏村里的年轻人爱闹,离老远就问:“宋真卿,你亲娘再嫁,你作何感想?你比我们强,你有俩爹!”

    宋真卿气了个倒仰,黄玉莹看着那喜轿,还挺喜欢的,“真卿,等咱们成亲的时候,也用这样的轿子吧。”

    宋真卿轻嗤一声,“这东西有什么好?不嫌丢人么?都一把年纪了,非嫁人不可么?还专门找了宋家村的,被所有人看笑话,真是不知羞!”

    宋真卿说者无意,柳茵却听者有心。

    “我也一把年纪,也是非嫁人不可,也嫁了个宋家村的!真卿是不是觉得,我也很丢人?”

    柳茵从嫁过来那天起,每日都气不顺,这会儿语气也挺呛的。宋真卿慌了,赶忙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