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枝悄悄记住那雅士的长相,这人举止不凡,而且是京城口音,想来是赵老六的旧友,也不知昨天那匣珠宝是不是他带来的。
她听着耳房传出的读书声,手上缝着给小郡主的兔儿爷,心里琢磨着:回头问问这人啥时候回京,得赶在人家回京前把布偶做好。
正寻思着,门突然被敲响,正是昨日的周秀才。
那周秀才三十多岁,进门先拱手,“杜掌柜,画稿尚未完成,不才如约而至。”
杜春枝笑着将他引到隔壁,“知道秀才公要来,特地摆了张书桌,您看看合不合用。”
周秀才笑着坐下,小书童伺候笔墨,一大早就赶到的赵寡妇依然坐在昨天的位置,生怕自己不在画上。
工笔画精雕细琢,周秀才正画着,觉得背后有人盯着他看,回头一瞧,有位壮汉正站在他背后一眼不眨地看他画画。
周秀才这叫一个不自在,问道:“你也是宋家村的?”
“嗯。”
“你懂画?”
“嗯。”
“觉得这画如何?”
赵老六道:“连草稿都没打完,你让我从哪儿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