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所不为,逼急了当堂辩论,也没什么不敢的。
赵老六自然知道他们二位的心思,拍了拍秀才的肩膀,“我去趟茅厕。”
赵老六当然不是真的上茅厕,他绕到没人的巷子,朝天上放了鸣镝。
不多时,有几人踩着房顶奔来,脚刚一沾地,立刻拜倒。
赵老六拿出一封信,“拿给郑端。”
说完再无二话,抬脚便走。
身后拜了一地,都不敢起身,直到看不见他的背影。
按察使郑端正端坐堂前,知府张景在询问王家案件中的同党。刘谙拍着胸脯信誓旦旦,说王家双生子的布偶就是证物,杨柳镇见过杜春枝的都是证人。
郑端皱了皱眉,有位衙役走到他身边,将一封信放在案前。
郑端打开看了一眼,脸色立刻变了,只见那信纸上写着:
“胡虏未灭,当如何?怎样正衣冠、知兴替、明得失?为谁立心?为谁立命?为谁开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