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 > 第180章 祸从口出(2/3)
优化仓库布局,桩桩件件,都切中要点,为田庄的发展出谋划策。

    “家主,您瞧,前方那排屋舍,最末尾的那一间便是那位夫子的住处。他偏好清静,特意找小的帮忙调换到了那里。”

    林华抬手,指着相应的方向,继续说道,“咱们新田庄里,每个人都分配了活计。考虑到夫子学问好,小的便请他教导庄里的孩童启蒙认字。平日里,小的也会带着那些准备科举的贴经、策论来找夫子点评。”

    林元正微微颔首,眼中满是赞赏,感叹道:“你可真是人尽其用!你知道以那位夫子的学识,有多少读书人想请他当座上宾吗?又有多少世家豪门对他趋之若鹜?要是朝廷知晓他的才学,说不定直接就封官录用了。”

    林华有些愣住了,有些哑口无言,只知道这孔族姓氏不简单,可是真不知这位孔夫子更加不简单。

    林寿直来直去,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说道:“家主,我觉得您说得不太对,也没必要这么大费周章,还亲自冒险跑这一趟。不管他以前多么风光荣耀,还不是被咱们林家救助收留?要不是咱们出手,他就算学问再高、为人再清贵,还不是得暴毙在逃难路上,用不了多久,就只剩一堆腐肉枯骨,又有谁会记得他呢?”

    林寿话音刚落,周遭瞬间安静下来,只有微风拂过树梢的沙沙声。

    林元正眉头微微皱起,林寿所言,虽有几分道理,但真的不多,古往今来,“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说法屡见不鲜,尤其是在战乱频发、灾荒横行的艰难岁月,乃至国家危亡的关键时刻,类似“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水太冷,头皮太凉”这般言论甚嚣尘上。这些观点虽极端片面,无法涵盖所有读书人,却也反映出特定时期部分读书人的作为引发的争议。

    回顾历史,宋金对峙时期,孔氏一族竟出现南北两位“衍圣公”;蒙元统治之时,有人屈膝投降、献媚讨好;明清易代之际,又有“世修降表,剃发易服”之举。或许他们这么做,是为了在乱世中苟延残喘,延续儒家道统,可这些行径,实在令人不齿。

    但必须要承认,他们仅仅是读书人中的一小部分,绝不能以偏概全,将其行为视作所有读书人的共性。

    毕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也有无数仁人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