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战功声名鹊起,他不敢再等了。”秦尚一语中的。
他可不认为子之是那种轻言放弃之人。或许面对的阻力越大,他的野心也就越大膨胀。
“父亲,如果真是这样,那目前的情势可就危机了,王上应该不会答应这种事吧?”
秦尚看了自己的女儿一眼,又看了一眼赵熹,心里暗道:“若王上真的不答应的话,那么赵熹就不会出现在这儿了。”
“衣儿,按说像这种大逆不道之言,王上必定严惩才是。可是,王上不仅没有治他们的罪,反而待他们愈发的亲厚。这也是我和王妃担心的地方。”赵熹插嘴道,他这次北上,便是感觉到了危机。
蓟都现在就是一个是非之地,各方角力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任何一方一个不慎都有可能遭遇覆灭之灾。
他们不敢不重视啊!
秦无衣说道:“父王,如果真是子之等不及了,那么恐怕王上也会有顺水推舟之意。”
“什么意思?”赵熹有些不明白。
秦尚则因为秦无衣的一句话,眼睛里闪过一丝精芒。
“对于诸国来说,臣子逼迫国君让位,这可不是什么小事。他子之想当三晋,想效仿田齐,也不想想,现在是什么时代。当年又是什么时代,他想的太简单了。”
当年三家分晋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晋国太过强大,强大到让诸国恐惧。他们不愿意一个统一而强大的晋国存在,所以才支持晋国六大夫瓜分晋国。
田氏代齐也是如此。
可到了现在,诸国政治稳定,如果燕国逆反时代潮流,以禅让制代替世袭制,别人也还罢了。诸国国君是绝对不会允许的。
因为,他会开一个很糟的头,给世人一个非常不好的“榜样”。
秦尚却愁上眉头,他说道:“孩子,你不懂啊。假如王上真的禅位于子之,那么第一个不同意的便是太子。到时候,便再也没有温情脉脉了。少不了一场大乱,我燕国本就国力弱小,若再经过此乱,恐怕势必元气大伤。到时候诸国自然会动灭我燕国的心思。”他是燕国人,他绝不会容忍那样的事情发生的。
“可是父亲,俗话说,不破不立,燕国政局如今已经成了这样,当年王上先后恩宠相国和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