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来说,各地农机厂来总局汇报,一个个的都恨不得溜须负责审核的研究员。
像宋初苓这样敢叫板的,实在是凤毛麟角。
而这笔账,自然被那个研究员算到了市联合收割机厂头上。
回去后,他就跟主管告了一箩筐状。
可谁知主管听完之后却问道:“她说小型联合收割机和机动打稻机都是她研发出来的?”
“对!真是笑死个人!谁不知道这两个新型机器是c市农机厂研究出来的啊!”那名研究员忍不住笑出声来。
主管并没有跟着一起笑,而是询问:“那位女同志叫什么名字?”
“不知道。我没问。”研究员回答。
主管想了想:“走!我跟你去看看!”
研究员愣住了:“主管,这……没必要吧?”
主管看了他一眼,叹息道:“常勇,你啊!还是太年轻!”
事实上这名叫常勇的研究员已经三十多岁了。
在农机总局工作了十多年,从实习生混到如今的研究员,也算是老员工了。
如今得了主管一句“太年轻”的评价,对他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常勇连忙问道:“主管,是那个女同志有什么问题吗?”
主管一边往楼下走,一边说道:“你知不知道c市农机厂的那两个设备,就是一个年轻的女同志研发出来的?”
人的名,树的影。
上个月c市农机厂研发的两台机器,可谓是一炮打响。
现在全国农机厂都知道这两台新型机器,抢着跟农机总局申请生产。
而这位研发出小型联合收割机和机动打稻机的宋初苓同志,更是农机总局重点关注的对象。
“啊?我、我不知道啊!”常勇想起宋初苓那副自信得近乎自大的模样,突然心里有些没底,“可、可是来汇报的是市联合收割机厂的人啊!”
主管斜睨了常勇一眼:“难道就不能借调?更何况我听说这位女同志并不是c市农机厂的员工。”
这……难道其实她是市联合收割机厂的?
可她不帮自己厂研发设备,怎么会跑c市去?
不太可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