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五十年代,在北方老大哥援助下,咱们国内的半导体行业就开始起步了。”
“还建了不少厂,也搞了不少科研,好像钱也没少花,怎么就落后西方这么多呢?”
赵瑞龙拿起一枚被弃用的国产处理器。
“咱们起步确实不算晚,多年来投入也不小。”
“早在1986年,就提出了‘普及5微米、研发3微米,攻关1微米’的口号。”
“可惜很快,西方就对我们实施技术限制,咱们只能花高价,引进落后的二手淘汰设备。”
“再加上各地、各厂,都各自为战,没有统一规划,也没有前沿技术研究,别人进步快而我们慢,自然就越来越落后。”
陆长生蹙眉问道:“所以你的意思是,咱们不是没进步,而是国外速度更快?”
“是啊!”
赵瑞龙将处理器递给陆长生。
“这是咱们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处理器,但技术水平,只相当于国外八十年代的产品。”
“因为十年前,国内花费上亿米元,引进的晶圆生产线才4英寸,而同一时期,樱花那边已经在采用8英寸线了。”
“而樱花和南寒,他们之所以发展神速,主要原因还是集中攻关,持续不断的投入大量人才和经费,从而让技术不断迭代。”
陆长生看了看。
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同样的性能,国产的处理器,跟火柴盒差不多大小。
而国外的呢?
也就比大拇指稍微大一点,而且还很纤薄,质量很轻。
如果处理器、存储器等,统统都用国产货。
赵瑞龙的p3,就没办法做到精致小巧,恐怕得像一本字典那么厚重。
试问,谁会随身带一本字典般又大又重的p3听歌呢?
“差距啊!这就是差距!”
“咱们要是再不奋起直追,将来差距恐怕会越来越大。”
“到时候各行各业,都要从国外进口高性能电子元器件,每年得花多少外汇啊?”
赵瑞龙看着陆长生那忧心忡忡的模样,急忙宽慰道:
“叔叔你不必太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