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大会顺利通过了架桥的决定,与此同时,大柳镇公社,李学国的办公室里,他刚好抽完了最后一支烟,将烟盒捏瘪,随手扔到了一边,抓起桌子上的电话。
“喂!要王作先主任办公室。”
从来没起过的心思,在被李天明一通扇呼之下,现在怎么都压不下去了。
毕竟李学国还不到五十岁的年纪,要是再不争的话,可能一辈子也就在这个位置上干下去,一直到退休。
原先,李学国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大柳镇的一把手,好几万老百姓的当家人,心里也挺知足的。
可如果有机会往前再进一步的话,为啥要错过?
很快,电话里传来了王作先的声音。
“是学国同志吗?”
“王主任!是我!”
“找我有什么事,还是说,那小子又惹出什么事了?”
李学国苦笑一声,稳住了心神。
“有件事,我要和您汇报一下!”
接着,李学国便把李天明要在长甸河上架桥的事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架桥?
这是好事啊!
花钱办大家伙的事,这可比将赚到的钱作为分红发下去要强得多。
这段时间,经常有人借着李家台子分红的事,拿到组织会议上来讨论,他们想的是什么,王作先心知肚明。
阶级斗争为纲的大环境下,有人非要把经济建设放在第一位,这本身就是大逆不道。
而且,还得到了他这个市革委主任的支持。
想要把他搞下去的人,自然要把李家台子作为攻击他的把柄。
如果这时候,能将电风扇厂的盈利拿出来,用到农村的基础建设上,那些说三道四的人,也就没了借口。
谁敢说这是错的?
“这是好事,学国同志,你作为大柳镇的一把手,应该给予支持,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尽管开口。”
李学国当即便把李天明提到的几件事说了。
“这几件事好办,我立刻安排二建的派人去大柳镇实地考察,尽快拿出施工方案,另外架桥所需要的材料,市物资局统一协调,另外,你再问问那小子,还需要我这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