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主创团队对他的角色塑造能力非常惊喜,参演是一定要参演的,但角色肯定要根据他的能力来定。
原本他们还怕金主强行塞进来一块“废柴”影响拍摄计划,没想到来了一个高大英俊的靓仔,演技也给了他们很多惊喜,这小子虽然年纪不大,但明显经过专业培训。
而且他竟然还能熟练使用粤语,与其他演员对戏也不怕情绪无法接轨,哪还有犹豫的理由。
《那些年》就更扯了,连试镜流程都没有。
他是直接去导演家里谈的,人家端着一碗肉圆跟他边吃边聊,只是扫了一眼他简历中的年纪,又转了两圈细细打量一番他的身材和长相。
在知道他本就是学生,简单聊几句发现他连台省普通话都会讲,就直接完事了。
唯一的要求,就是让他6月开机后需要跟着剧组学些当地的习俗和方言
其实导演比他还要着急,毕竟这是他的自传式电影,对刘宇盛的帅气他非常满意。
他原本是打算靠卖小说粉丝周边与别人合资拍这部电影的,可惜销路没有他想象中好,合资的投资人也觉得事不可为就跑路了。
这次还是他通过“台省偶像剧之母”的柴姐拉来的新投资,他的母校管理还是很严格的,错过了假期想要再拍,时间和人力成本他都拖不起。
两个角色没超过三天就完事了,这让他再次感受到资本的力量。
演员合同都是他回来后让s·娱乐演艺部的工作人员和法务自行过去签的,据说在两地拍戏,还要办理一些相关手续才能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