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战场后,“星梭号”展开攻击。激光炮率先发动攻击,一道道炽热的激光束射向那些巨大生物,可是这些生物的鳞片能反射部分激光能量,激光武器效果不佳,仅在其鳞片上留下浅浅痕迹。
随后,护卫舰启动电磁炮发射导弹。导弹以极高速度冲向生物。生物用超出想象的速度瞬间躲开来袭导弹。导弹未能命中目标却没有就此停止。它尾部推进器瞬间发动,完成机动变轨继续袭击生物。本土生物速度极快,超过反物质推进系统的加速度,再次瞬间躲开来袭导弹。
导弹没有就此罢手,重新对准目标。本土生物故技重施,准备再次躲避时,导弹的反物质发动机的忽然加大功率再次加速。准确命中本土生物腹部。导弹威力巨大,其后多枚导弹再次击中生物腹部等要害部位。
生物遭受重创后,攻势减弱,但仍未停止攻击,还凭借自身强大的力量和飞行惯性试图冲向头顶的“星梭号”。“星梭号”在支援采矿船的时候已经进入大气层。本土生物在接近“星梭号”一定距离后,口中喷射的腐蚀性液体,腐蚀性液体有极强的酸性,能对护卫舰外壳造成一定腐蚀。
“星梭号”的外部传感器因此受到破坏。在确认采矿船成功脱离行星引力进入轨道后,“星梭号”快速提升高度,在本土生物攻击前摆脱纠缠。
和采矿船、运输舱重新组成编队后。“星梭号”将战斗数据迅速分析并将结果传回基地:“这些生物具有强烈领地意识,肉体强悍,能喷吐腐蚀性极强的酸液火力不足无法消灭。采矿船编队的行动被视为入侵,继续采集将无法避免战斗。”
基地此时已经接近气态行星的引力场范围,需要调整航向,避免被巨型气态行星的引力捕获。秦明为确保安全,下令编队返航。
编队在完成资源采集后,踏上了充满未知的返程之路。由于基地位置改变,编队航向不断调整,不知不觉间,逐渐接近气态行星。飞船的电子警报系统突然发出警告:“前方气态行星引力场强度超出预计,将会对航行产生影响,请立即调整航行参数。”
听到警报后,编队中的智能驾驶机器人迅速做出反应,采矿船、运输船以及“星梭号”护卫舰的引擎功率马上提升,炽热的等离子流从引擎喷口不断涌出,调整飞行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