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这种推断题,就是解谜推理。
需要全面的化学积累,严密的逻辑。
爱的人爱死!
不爱的人?
听听周围扣头、摔笔的声音吧。
同学们从来没有如何深刻地记住一个名人的名字。
不过,一顿操作下来,只要思路清晰、耐心足够,并非推不出来。
接下来的题,比较常规了。
电解。
同位素。
咦,等等。
的天然同位素怎么是176和177?
他记得是175和176。
他可以肯定自己没记错,那就是试卷出错了。
怎么又这样不严谨?还都是化学?
算了,池远决定还是按照自己记忆的写。
再往后,可逆反应、化学平衡、kp,压强来压强去。
池远至今记得,曾经被化学平衡常数反复碾压的痛苦。
最后就是有机化学,就是画画。
沉浸在化学世界里的感觉也不错。
虽然考试有3个小时,但刚满一个小时,就开始有同学离场了。
自然不是因为写完了。
而是因为,写不下去了。
预赛是高考的难度,初赛的难度陡然提升。
基本都需要靠高中以外的知识,才能完成解题。
实际上,由于培训班的兴起,竞赛已经变味。
出现了大批“竞赛赌徒”。
他们或许高中化学不错,想参加竞赛随便拿个奖。
但他们的知识也仅仅停留在高中而已。
还有的或许临时参加了培训班,特地瞄准了一些高频知识点,但涉及其他的知识,就全不会做了。
真正充分准备的人,只占少数。
这样的人这么可能轻言放弃?
这不是否定自己的努力吗?
所以,他们哭着也要写完!
池远足足写了两个小时。
总体做下来的感觉是,比去年简单。
其中,送分题除了那道橡胶,都送得比较隐蔽。
有机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