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想起来一些事。之前偶然傅成教授还难得转发一次,我点进去看了报道。”
“里面就提及了一个‘美女总设计师’,叫李莹。41岁啊,能当上某系列的火箭设计师也不容易。”
听着马坚的感叹,黄希挠了挠鬓角,提醒道:
“的确很厉害,但您又说题外话了。”
“我还没说完呢。报道里还特地提及了她的丈夫,也是41的年纪,航天集团最年轻的指挥官之一,的确是人才。而问题就在于……他的名字叫池易。”
“池易?也姓池?您该不会说这是池远的爸妈吧?”黄希不太相信。
毕竟,天下姓池的那么多,根据形式判断亲缘关系,多少不靠谱。
“嘿嘿,可不是完全巧合哦?三人的联系就傅教授。你知道,池远是傅教授打招呼照顾的。”
“而池易总指挥,以前还是傅成教授的研究生,而李莹也曾是北大数院的研究生。”
“可巧不巧?更巧的是,傅坚教授来北大当教授以前,被分配到了七机部工作。”
黄希皱了皱眉,“七机部?”
他并没有听过这名字。
“七机部这名字有点远了,年轻人不清楚很正常。但是82年后,各机械工业部纷纷改名改制。”
“比如,以前的二机部改为了核工业部,而七机部,正好是航天工业部,管航天的。”
“其中的联系,就不用我说了吧?”
要是说这池易和李莹这两人,年纪轻轻就能取得如此成就,傅成没在中间出点力,马坚是不太信的。
但能力强这点,毋庸置疑。有关系只是一种助力。
“所以……您才说,可以打打试一试……”黄希先是呆滞,而后变成了苦笑:
“能不能联系上池远爸妈,都是个问题是吧?”
航天系统里的这些人,电话也不是随便能打通的。
“嘿嘿,顺便一提,这两人本科估计就是北航毕业的。”马坚洒脱地笑道。
其实他也挺尊敬这样的人。
搞航天苦啊,但又必须搞。正是有这样的人,支撑起来国家航天的发展。
池远这孩子,子承父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