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题?
这的确是常规操作,但会不会太晚了?
像是池远、英子、李浩源这类人,自然不屑一顾。他们的差距仅仅在做题时间和压轴题。
但对其他竞赛人而言,却是竖着耳朵不忘记错过一点细节。听到就是赚到,押题的时候可还会讲一些做题技巧。
讲完理论试卷,已经过了一个多小时,池远本来以为今天小课堂就到此结束了,却见左毕将白板全部擦净,面对他们。
“接下来是实验部分,我只提醒你们一点:做好心理准备。做好无法完成实验的准备。”
左毕一脸严肃地说道。
而后,他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常用晶体及光学玻璃折射率表》、《各种光的波长》……
拍了拍黑板,他说: “我知道,在做的各位肯定都记过。但还不够。记住玻璃折射率是14到18还不够,最好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甚至更准确!”
他无视了陆明的目光,继续强调: “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们——会考。话说到这儿,你们听不听,做不做,全由你们。”
“接下来,我会告诉你们——如果我作为批卷老师,会如何判断实验数据是否伪造。”
听到这儿,池远的目光终于变了,他从英子跟李浩源眼中看到了同样的震撼。
梁可儿也同样是目瞪口呆地盯着他们的领队。
由一名老师来讲述自己如何判断学生捏造数据,不就是在教学生——如何才能捏造老师看不出来的数据吗?
话再好听,也是捏造啊!
这种事,是竞赛老师应该教的吗?还如此明目张胆?
池远目瞪口呆。
这当然是不能明目张胆教的东西啊!
突然间,他明白了,为什么左毕这个时候才教技巧了——
在省队有那么多老师、教授,左毕不敢教。
“师哥!”陆明也想到了这些,连忙低声喝止。
“小陆,我心里有数。”左毕手上动作根本没打算停,在白板上写下了一个实例。
他一边写,一边说道:“再说了,这并没有违反规定,不是吗?”
虽然如此……